遼青對口幫扶:“兄弟省”共克時艱 攜手發展_中國發展門戶網-國一包養網家發展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8e6328c8a7e0.07728653.

自1996年黨中央、國務院確定遼寧省對口幫扶青海省以來,遼寧省委、省政府成立對口支援青海工作領導小組,不忘 “積極努力 量力而行 穩定基數 逐年增加”初心,始終堅持幫扶落到實處:截止2015年,遼寧省無償援助青海各類資金和物資達6.58億元(省本級資包養網評價金4.47億元,13個市、1個企業2.11億元),主要實施基礎設施建設、異地扶貧、培訓轉移、產業發展等項目884多個,有力推動青海省貧困地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,加快貧包養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進程。

加強交流 共度難關 規范幫扶機制。遼青雙方建立健包養全穩定有效的對口幫扶包養女人工作機制:1996年以來至今,兩省黨政領導堅持兩年一次“碰頭”共商扶貧協作,簽訂幫扶協議;每年召開一次由包養站長分管副省長共同主持的聯席會議;兩省包養網承辦部包養網車馬費門和結對市縣政府在遼援資金使用、項目選擇、監督檢查方面,通過赴遼銜接、邀請來青考包養價格察等形式加強協調;遼寧共選派100名支教人員到青海省貧困地區開展支教活動;接納安排青海9批152名縣處級干部和270名教育局長、教師赴遼掛職鍛煉和培訓,為青海貧困地區培訓衛生、教育、環保和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500余名。值得一提的是,遼寧省在面臨本地發展困難時,仍對青海省援助資金實施遞增機制。2007年,兩省政府甜心寶貝包養網簽訂《關于進一步開展對口幫扶擴大合作協議》,從2007年開始,省本級幫包養扶資金在上一年的基礎上每年遞增10%,2016年援助資金達571包養網比較0萬元,其中省本級援助資金達4510萬元。同時,雙方加強項目資金管理,共同制包養留言板定《遼寧省援助資金和物資管理辦法》,嚴格遼援資金使用、扶持對象、項目審批、管理驗收、效益評估等,要求幫扶工作緊盯民生問題,突出貧困群眾增收脫包養金額貧。

2010年玉樹地震災害發生時,遼寧省委省政府第一時間捐款5500萬元,派遣救援人員趕赴災區,號召遼寧全省各個行業、干部群眾捐款捐物達2.05億元,并承擔玉樹縣巴塘鄉的災包養網VIP后重建任務,援建的51個項目于2包養網dcard011年11月8日進行交接捐助,其中巴塘鄉寄宿制小學等14個援建工程完成竣工,并向玉樹縣巴塘包養行情鄉捐贈資金300萬元。

以基礎設施和生存條件為著力點,致力實現“好生活”。針對青海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薄弱的實際,遼寧省幫助實施農林牧、水電路、文教衛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修建鄉村道路290公里,橋涵6座,解決900多戶3800余人的行路難、運輸難的包養網ppt問題,其中東部干旱山區的水利工程、雨水集流、人畜飲水等項目,新增灌溉農田近5萬畝,解決17000人、10200頭(只)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;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、營口市、遼陽市援建和改造3個電站,解決幫扶縣城及鄰近鄉村的生產生活用電問題;修建牧民定居點和兩用暖棚600棟,改善貧困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;為解決貧困家庭“看不起”電視情況,遼寧省2007年投入遼援資金161.1萬元,為3000戶貧困家庭捐贈彩電3000臺。為進一步發揮示范帶動作用,遼寧省在整村推進包養app、異地扶貧包養網dcard等項目中,共投入遼援省本級資金10060萬元,在81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項目,覆蓋貧困戶11112戶、50686人;在6個縣7個貧困村實施異地搬遷項目,搬遷安置227戶、1245人,配套建設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后續產業。

以積極幫扶和自主發展為模式,致力實現“生活好”。為進一步發展青短期包養海省農牧業,遼寧省本級和對口幫扶市(企業)先后實施優包養管道良品包養種引進、特色示范基地建設、捐贈農資等400多項農牧業生產項目;為實現本地可持續發展,遼寧省在勞動力培訓轉移中發揮主導作用,青海省積極作為,利用2006年至今的遼援資金4388萬元實施“雨露計劃包養網dcard”,開展貧困地區勞動力技能培訓,轉移貧困勞力40908人,轉移率達95%以上,人均增收超過8000元,開展貧困地區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14.5萬人;遼寧省在甜心寶貝包養網產業化扶貧中發揮助推作用,青海省利用2006年以來至今的遼援省本級資金4320萬元,拉動銀行貸款6.2億元包養app,扶持149包養家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產業基地,對企業在流動資金、基地建設、技術改造升級等方面給予有效包養合約支持,增強帶動貧困群眾發展產業、增加收入的能力。

包養網

以技能幫扶和素質培養為途徑,智力包養管道實現“美好生活”。針對青海省貧困地區教育、衛生、培訓、信息資源匱乏等問題,遼寧省突出智力和技能幫扶,增強青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:遼寧省對口幫扶市(企業)在幫扶地區援建希望小學30所,鄉(鎮)衛生院15所包養留言板,村衛生室73所;青海省100所中小學、15所職業中學與遼寧有關學校分別結成幫扶對子,實現教育資源共享;沈陽、撫順、丹東、錦州、朝陽等市通過開設青海高中包養網班,培養青海省貧困地區學生1300余名,回原籍參加高考的學生錄取率達90%,先后有3名同學摘獲青海省普通高考狀元,10余名同學進入北大、清華學習。2008年至2015年,在青海省內外和遼寧等地培訓青海省各級扶貧干部、項目村干部、貧困村致富帶頭人共2800人(次)。

以各自優勢為經濟合作重點,致力科技開啟“現代生包養行情活”。遼青兩省自首屆青洽會以來,簽訂各類經濟技術合作項目117多項,簽約金額近50億元,涉及商貿交流、工程建設、技術創新改造、人才培訓及礦業開發等領域。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,最佳配置多種生產要素,提高科技含量和資源利用率,兩省有關部門企業把經濟技術合作重點放在優勢資源的開發,加大資源開發協作力度。

(本網綜合青海省扶貧辦提供相關情況)

TC:sugarpopular900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